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虚拟信用支付发展传统支付面临巨大挑战

尝到第三方支付甜头的互联网大亨,正在发起“通道脱媒(银联)”的新冲击;即便是和银联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银行,与银联也早已貌合神离,甚至开始自建通道的试验。  银联自然也不会坐视自己的地盘沦丧。7月召开的银联董事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这个文件的名字又长又拗口,简单说就是,要逐步将非金融机构银联卡交易全面纳入银联体系。根据某媒体的报道,银联这一次是铁了心要收编第三方支付,明确提出了实现该目标的时间节点。  银联的着急可以理解。靠收取通道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的银联,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相当大。在第三方支付1.0时代,第三方支付平台绕过银联,直接和银行对接,避免了银联雁过拔毛。尽管第三方支付主要在线上交易,但随着网购占社会零售品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银联的业务基础被深刻动摇。  正是因此,银联屡次想要封杀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过效果都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银联较高的通道费用提高了银行成本,第三方支付费率更低,银行自然喜欢;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客户的安全保障和承诺,也被银行和商家认可。  这一回银联的封杀是否见效,我们不去预测,但是非对错十分明确。银联成立之初扮演的只是银行间公共服务角色,其逐渐冲入市场之后,又做裁判又做运动员,历史因素形成的垄断地位、较高的通道费用,早已令各家银行有苦难言。第三方支付的崛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除了影响到银联利益外,对银行、客户本身都是有好处的。  银联应该做的是,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在服务上紧跟市场需求。否则,就算暂时收编了第三方支付,也不可能维持长久。  铺垫了这么长是想说,银联不可能阻挡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速度超乎银联和银行的想象,银联就算管得了银联卡,却不可能管得住其他形式的金融卡。京东、苏宁易购[]、阿里正在尝试并极力推广虚拟的信用支付。所谓信用支付,事实上是一个集金融功能和第三方支付于一体的金融创新模式。绕开银行的同时,更是完全绕开了银联。虽然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一再强调,自己和银行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可从开始构想信用支付那一刻起,就已剑指既有的银行信用卡模式,并试图解构和抢占银联、visa等为代表的传统支付通道。  具体而言,一方面,以电商平台为基础的虚拟信用支付出现,意味着第三方支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进一步刺激消费、做大市场,同时与移动设备的结合,甚至更加虚拟的方式,如指纹、长相,意味着理论上走到哪儿都可以实现支付,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假如我们将欧美信用卡消费的普及程度作为蓝本,可以设想,移动信用支付在中国市场前景之广阔。提供这样金融支持、结算的,理论上完全可以是电商信用支付,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银联或者维萨(Visa)卡、万事达(Master)银行卡。而电商企业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能力超乎想象,京东对国美、苏宁卖场的颠覆就是例证,以至于国美、苏宁自身也走向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道路。  这对于率先推出信用支付的电商来讲是一场机遇,同样对于传统金融机构、银联来讲,也是难得的革命性契机。譬如美国,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早在2010年即推出了虚拟信用卡,开始了这一领域线上线下金融结合的尝试。事实证明,信用支付确实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那些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都应意识到这一点,如果缺乏嗅觉,在新一轮的第三方支付争夺战中,必将败下阵来。即便能够存活,其主要业务也必然从线上败退到线下。而线下空间有限,面临和银联的赤膊作战,或者寄生而活。  当然目前而言,虚拟信用支付才起步,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还在观望。信用支付的覆盖面和银联卡网络还不是一个重量级。传统信用卡的优势也还很明显,不仅可以提供更为大额的透支,而且消费场景更多。另外,风险控制方面,电商平台尽管有大数据支撑,与银行相比依旧显得经验不足。特别是电商平台的信用数据无法对接央行征信系统,处理信用支付产生的恶意透支是个难题。  其实,虚拟信用支付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有主导权。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都是多层次、多格局的,而中国目前只有央行征信系统,再建立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信用体系,首先不是没有可能,其次是很有必要。  如果虚拟信用支付得以发展,能为消费者带来便捷、低利率、低手续费服务,传统的第三方支付或者银联支付方式就面临巨大挑战。别说是既有的银联体系,一步步改变银行业务模式,甚至是重建银行业务体系也不是没可能。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不和互联网打交道的企业和个体将越来越少。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建立起来的交易数据,和既有的买卖双方历史数据融合,即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金融信用体系。而这将成为做大企业和个人贷款业务的重要基石。  在一定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会承认并鼓励建立央行以外的金融信用体系。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对金融系统的重构,这几乎是必然。但还是要多说一句:当新的金融模式,冲击到既有的银行业格局时,央行等监管部门在亲儿子和市场公平的两极上如何平衡,至少有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银行以外,其他类金融机构不具备吸储权限,这根本上影响这些机构的可贷总量。

  而说到红线问题,即便是传统的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通道业务,因为结算时间差,可以形成巨大的现金流——这笔钱如果演变成了一个灵活的资金池,成为影子银行,威胁到金融稳定,这个时候监管部门不出手是不可能的。虚拟的信用支付推出之后,这样的风险实际还会增加。强大的国有金融体系,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点,提出对信用支付及第三方支付的强力监管和业务干涉。同时,信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线下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也有待解决。(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文章名称:《虚拟信用支付发展传统支付面临巨大挑战》
文章链接:https://www.123ysb.com/10395.html